文/團委宣傳中心通訊社 王逸然 關舒丹 王佳燕
2016年6月,朋友圈“瘋傳”了幾張關于偵破校園網絡流量“盜用案的證據截圖”:根據上網記錄數據庫的篩選,定位了某IP地址;結合學校局域網分布圖,符合該IP地址的地理位置,直接定位到宿舍號;根據日常上網習慣,再次認定流量“盜用”的事實:截止到6月28日24時,一共刷取當事人上網帳號71次,共計40 GB……
人物簡介:袁紀輝,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2013級偵查專業(yè)本科生,曾獲“學術十星”“優(yōu)秀刑司人”稱號,現已推薦免試攻讀網絡法學專業(yè)研究生,他還是國家三級馬拉松運動員,蟬聯校運會400米跨欄冠軍。
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
大一時,袁紀輝便和同學組隊參加了“國家級創(chuàng)新項目”。 “當時我們覺得社會上電信詐騙的狀況嚴峻,就想做出一種防控網絡關聯詐騙的防控技術。”由于準備充分,項目順利通過答辯。與此相關的論文之后也參加了其他的論文比賽,收獲頗豐。
“學習最關鍵的還是靠自己,興趣是最好的老師。”袁紀輝始終覺得偵查學特別有趣,它本身包含著一種科學探索的成分,對于好奇心的偏重的他來說,探索的過程更加愉悅?!皞刹閷W很酷,學習這門學科能使人思維敏捷,還能提高防范意識”,正是由于對專業(yè)有濃厚的興趣,袁紀輝大量閱讀本專業(yè)的書,課余及時了解最新的學科資訊,與老師、同學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和體會。
袁紀輝假期很少回家,“利用好假期的時間,做一些平日里沒有時間做的事,例如去國家圖書館查資料學習,抓緊時間為自己充電?!痹o輝認為假期里學習能保證時間的連續(xù)與完整,抓住每分每秒,可以很好地協調日常學習與學術研究的沖突。
“學術研究的坎坷,就是當你想去探索一些新的領域,尤其是鮮有人進入的領域時,往往查不到資料,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著手,很難在短時間做出成績。”袁紀輝一直忙于參加各種論文比賽,起初由于領域生僻,大多都石沉大海。參加“學術十星”時,袁紀輝完成了一篇與“空氣浮游菌的屬地性”有關的論文。出于嚴謹的態(tài)度,他將實證資料不足的文章推倒重來,“當時距離參評僅剩三周時間,我白天起床找老師聊論文,晚上刷夜寫到凌晨三四點才休息,就這樣周而復始的進行了三周。”他坦言,收獲“學術十星”稱號 之余,他更理解了挑戰(zhàn)和堅持的力量。

一次無心的學以致用
袁紀輝深知偵查學專業(yè)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,他當然不會錯過生活中的運用機會。2016年夏天,他運用所學破獲了一起發(fā)生自己身上的“盜刷校園流量”的案件。當時,在發(fā)現自己的校園網賬戶流量使用異常之后,袁紀輝意識到流量被盜刷了。隨后,他進入校園網系統(tǒng),利用數據庫篩選異常IP地址,在學校的幫助下不斷縮小偵查范圍,最后實地走訪調查確定嫌疑人,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。破獲案件后,袁紀輝選擇了放棄公布嫌疑人身份,“躬自厚而薄責于人,則遠怨矣。”事后,他將自己的經歷做成了推送,為法大學子敲響了警鐘。
2016年畢業(yè)季,袁紀輝被推免到網絡法學專業(yè)繼續(xù)攻讀研究生。“這是學校新創(chuàng)立的專業(yè),我目前是這一屆唯一一個學生。”袁紀輝略有自豪,“這是機遇也是責任,從此國家網絡安全與發(fā)展便有了自己的一份擔當。”
野蠻體魄很重要
大二時擔任刑事司法學院七項全能隊隊長,大三時擔任學院田徑隊總隊長,“每天在操場上都要訓練,苦中作樂?!痹o輝如今依然懷念曾經的訓練時光,“而且鍛煉能結交更多真性情的朋友,讓人心情愉悅?!?/span>
袁紀輝還多次參加全程或半程馬拉松?!白钪匾氖怯信惆?,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認識很多人,大家相伴而行就會輕松一些?!痹o輝曾親眼目睹一對白發(fā)蒼蒼的老人互相攙扶著在馬拉松隊尾跑著,這場景深深觸動了袁紀輝。“當時覺得世界特別美好,能遇到一個陪伴你跑完馬拉松的人,是人生的福報?!痹o輝臉上泛起微笑,“人生也像一場馬拉松,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,不知什么時候就要分別,各自奔赴遠大前程。”也許正是因為他始終堅持著做自己喜歡熱愛的事,才能夠在這場人生馬拉松中恣意灑脫地奔跑。
大學要追求多樣化,在更多的維度里野蠻生長,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,再成為一個專業(yè)性的人,這是袁紀輝的大學信條。他還會繼續(xù)全心全意投入忠于內心的事,帶著他的率性堅定前行。
